【春季疲勞症】脾虛肝鬱人士易有春困 中醫教焗陳皮水助袪濕【內附食譜】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1/03/22 16:57

分享:

分享:

註冊中醫師周健朗為我們解說何謂春困,更推介了一款簡單食療,讓人回復生氣。

春天回暖,原本應是萬象更新的季節,不過人卻總是提不起勁、昏昏欲睡欠缺精神,甚至四肢乏力,有可能是春困的表現。

註冊中醫師周健朗為我們解說何謂春困,更推介了一款簡單食療,讓人回復生氣。

3月應是冬去春來、生機勃勃的時節,偏偏不少人卻發現比冬天更疲累怠倦,這種春季疲勞症相當普遍。中醫師周健朗解釋:「在春天特別容易出現疲倦、頭重重的感覺,嗜睡卻愈睡愈,精神不振。明明沒有做粗重工作,但手腳四肢浮腫無力。甚至有消化不良,大便稀爛,都是春困的徵狀。」

天氣潮濕為主因

周健朗醫師稱:「中醫學角度來說,春困主要有兩大成因。所謂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,四季變化對人體影響也不同。春主生發,人在春天時應該要活動,不過冬天過後氣血運行不足,集中在手腳四肢,大腦供血較少,導致疲倦。同時天氣多雨濕氣重,濕邪會令體內氣機受阻,人亦會容易累。」

春天時感到昏昏欲睡,精神欠佳甚至四肢疲倦乏力,會影響日常生活及精神。(iStock提供圖片)

香港位處氣候潮濕的華南,香港人或多或少都有濕重情況。加上港人生活繁忙壓力大,休息飲食不定時,又特別愛吃生冷、難消化的食物及肥甘厚味,令脾胃功能受損,難以袪濕。因此不論是男女老幼亦有機會出現春困,屬普遍正常的生理現象。

脾胃虛肝鬱易春困

周醫師說,雖然人體寒底熱底與春困沒有關係,但有兩種體質的人,特別容易受春困影響。第一是脾胃虛弱的人,假若濕邪困身的話,會阻礙體內陽氣運行,就會覺得疲憊不堪。經常精神疲勞,身體沉重容易水腫,胃部及肚子易脹、胃口差及大便稀爛,都是脾虛的狀態。

另一種易有春困的屬肝鬱人士,春天相應的臟腑為肝。肝臟主疏通及宣洩,調理人體全身氣機。在春天這生發疏洩的時節,肝氣不暢順鬱結,亦令人難以提起精神。原來肝鬱與情緒有關,心情低落、鬱鬱寡歡、焦慮不安、睡眠不足及質素差,都是肝鬱常見的徵兆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出現春困時身體充滿濕氣,分寒濕及濕熱兩種。前者會覺得怕冷、大便稀爛、脷苔厚而帶白;後者則會怕熱、大便有灼熱感、眼睛乾澀、喉嚨痛、口氣大,以及脷苔厚而偏黃等。通常春困大多只會間歇性維持數天,當人體氣機運行回復正常,氣血循環較好,春困狀態就會減弱。不過若完全不處理,脾胃功能會更差,長遠來說影響健康。

生活定時消除疲勞

要預防春困,周醫師建議:「要注意生活作息。肝臟主疏洩運行,肝經在晚上11時運行,因此要好好養肝血,最好在11時前入睡,少喝咖啡酒精,影響睡眠質素,保持作息定時的良好習慣。另外亦要進行適量運動,保持氣血運行暢通,而且多出汗易排走體內濕邪。室內保持空氣流通乾爽,令濕氣不能停留,呼吸多點新鮮空氣,就不容易覺得。另外,飲食上亦盡量保持清淡,少吃濃味、高脂及難消化食物,以免影響脾胃。」

陳皮水可袪濕健脾,可根據體質,每天飲一杯來預防春困。(資料圖片)

陳皮水袪濕疏肝

周醫師推介了一款很簡單的食療,只用陳皮來焗水,就有袪濕健脾的作用,而且性溫,適合大部分人士飲用,一天可飲用一杯,紓緩及預防出現春困狀態。做法:一杯200毫升的滾水,加一兩片約5克左右陳皮,焗15分鐘即可。寒濕人士可加入5克乾玫瑰花,有助疏肝;而濕熱人士則可加5克薄荷,亦有清熱疏肝的功效。

一般人有春困,很少需要看中醫調理,不過身體濕氣過重的話,就要尋找源頭作相應治療。周醫師說,可從大小二便及出汗情況診斷,如果肝臟有問題,患者可服用消遙散處方;脾臟的話則以五菱散利小便;大便稀爛的話可服理中湯;汗少則處方桂枝湯。

記者:張頌婷